认识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的特性
自然性、季节性经济性、游憩性、参与性、文化性
>>>>休闲农业的主要功能
经济功能(增加收入、提高生产供给)
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环境保护)
休闲农业建设误区
>>>>主动或被动地建成了只有公益没有收益
有些企业成为政府的冤大头,投入巨资修建出来的“景观”其实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华而不实,没有赢利点。
>>>>脱离了农业根本,只考虑休闲
不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结果造成收益渠道单一,缺乏发展后劲。最重要的是缺乏农业景观和农事体验项目,不能形成农业与休闲互动的优势。
>>>>大动土方,破坏生态
有些农庄为了造景在建设时,挖山、毁林、推岭、挖塘;跟原来面貌相差越大越“成功”。
>>>>简单照搬,盲目模仿
有些老板很勤奋,不辞辛苦跑东跑西,看到顺眼的就盲目照搬。把自己的园区搞成了没有主题特色的四不像的万花筒。
>>>>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不认真分析自己目标客户的特点和主要需求,“自作主张”的把能想到的服务都提供上,结果造成建设和运营成本很大,大多项目闲置率过高。
>>>>项目建成后一成不变,妄想一劳永逸
运营过程中项目要不时的改变和更新,让游客能不断有新的体验和感受。
>>>>只重视硬件,不重视软件
一是缺少文化味,二是缺少乡土味,三是缺少情趣味。甚至有些还缺乏“人情味”。
>>>>打着休闲农业的旗号,变相做房地产
近两年房地产不好做了,不少房地产商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了农业这块黄金地,引进休闲农业项目、养老地产项目变相做房地产。
休闲农业的规划经营
>>>>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具体的开发建设中要注重妥善解决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采取必要的生态措施和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
要坚持重点区域先行,加快规划区域内核心区、辐射区、基地、园区、重点村镇的建设,引导产业要素向重点区域集中。
大力推动社区经营原则
农村社区整体发展能更多地将当地文化、景观、生态等各方面的地方资源进行整合,产生一个地方整体发展的规划方案,使园区与社区关联,形成产业的丰富性与综合竞争力。
3、以农为本,农游结合的原则
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与旅游业有效结合,发展“农游合一”的新兴产业。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
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强化产品的差异化特色,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保持其垄断地位。
4、兼顾综合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项目经营的主要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是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基础,维护好经营场所和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
>>>>规划设计方式
1、立项与调查阶段
论证与立项→组织规划设计队伍→提出规划设计任务书和大纲→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实地调查研究、
2、评价与规划阶段
旅游地“文脉”分析→旅游资料及可持续性评价→确立旅游地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旅游形象的策划→拟定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对各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和项目设置进行规划设计→对分阶段实施项目及目标的规划设计→形成规划设计文本及图件→规划设计文本及图件的修改与审定
>>>>如何管理
对人的管理
① 做好工人进厂上岗导向 使农民工尽早熟悉有关企业和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的规章制度,逐步引导他们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业务培训,并通过进修、竞赛、加薪、升职等方法激励民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② 给予其尊重,挖掘个人潜力。
③ 采取更适合的分工模式。
④ 树立榜样,靠榜样的力量影响大家。
⑤ 培养合适的管理人才,给予其适当的权利和责任。
对资金的管理
①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农业产业的投资预算较其他产业更加复杂;且预期盈利和资金回流受多种因素影响。
② 精打细算,不可马马虎虎。
③ 积极利用社会资本,但要当心融资陷阱。
④ 留有充足预备金以防资金流断裂。
⑤ 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项目资金不可挪用。
w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