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鑫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硕鑫学习课堂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预测(一)

发布日期:2024-08-05
点击次数:1583次
打印
分享

1.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按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

2.可能造咸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主要从地表扰动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弃渣堆弃方式、气象条件等方面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水土流失预测的范围即为各防治分区的扰动面积;预测单元应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区域

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1)预测时段: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含设备安装调试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方案服务期内生产运行期间的弃渣量、容量等进行分析.


(2)根据各单元的施工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的季节,按最不利条件确定预测时段。超过雨(风)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来超过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3)自然恢复期指各单元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被自然恢复或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地表结皮,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的时间。同一地区,自然恢复期长度应相同,一般取2~3年。各单元自然恢复期的起始时间可不同,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


5.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和时段:

(1)扰动地表面积
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分区确定扰动地表面积。


(2)弃渣量
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根据施工和生产工艺确定各时段、各分区的弃渣(土、石、灰)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因开发建设而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测算,用表格列出。


(4)水土流失量预测
水土流失量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①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水土保持研究所、试验站针对项目区或相同类型区的观测资料或者研究成果,依据降水、地形、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按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②通过对已建、在建项目实地调查或现测,经必要修正后,得出不同预测单元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土壤流失量:

W=∑j=13∑ni=1(FJi×Mji×TJi)
⊿W=∑3j=1∑ni=1(FJi×⊿Mji×TJi)
式中:
w--土壤流失量,t;
⊿W--新增土壤流失量,t;
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
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
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
i--预测单元,i=1,2.3、……、n;
j--预测时段,j=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

XY.

所有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