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鑫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硕鑫学习课堂

道路基层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4-08-26
点击次数:1084次
打印
分享

基层材料和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常用的基层材料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级配类材料,其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主要分为水泥稳定土类、石灰稳定土类、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类,该类材料具有结构密实、孔隙率小、透水性好、水稳性较好、适宜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道路中。

基层施工的主要流程:混合料拌合→材料运输→现场准备工作→摊铺作业(推土机推平、平地机整平)→接缝处理→压实作业→检验→养护→施作下道工序

一、石灰稳定土类和水泥稳定土类施工技术要点

①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碾压成型应不超过 3h。

②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③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的 15~30d 完成施工。

④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润湿,但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⑤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型碾压时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型。

⑥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⑦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⑧压实成型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水泥土分层摊铺应在下层养护 7d 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⑨养护期应封闭交通。石灰土应湿养,养护期不宜少于 7d。

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①运送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

②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③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

④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200mm,且不宜小于 100mm。

⑤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宜在当天碾压成型。

⑥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⑦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 7d。

三、级配类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①运输中应采取防止遗撒、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②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③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

④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 30cm

⑤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保持砂砾湿润,但不应导致层下翻浆。

⑥碾压中对存在过碾压现象的部位,应进行换填处理。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视压实碎石的缝隙情况撒布嵌缝料。

⑦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 5mm表面平整、坚实。基层压实后至面层施工前适量洒水。

⑧未铺装上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c.r

所有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