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鑫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硕鑫学习课堂

什么是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

发布日期:2025-07-11
点击次数:5次
打印
分享

在测绘学、地理信息科学和海洋测量领域,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是定义空间位置、高度、深度和重力场的关键参考框架。它们共同构成了精确描述地球表面点位的坐标系统基础。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至关重要:

  1. 1. 大地基准
    • • 是什么? 定义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大小、定位和定向,以及该椭球体与地球真实形状(大地水准面)之间关系的参考系统。它是建立**平面坐标(经度、纬度)**的基础。
    • • 为什么需要? 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的不规则几何体(大地水准面)。大地基准提供了一个规则的、数学上可计算的表面(参考椭球体),用于精确计算和表示地面上点的水平位置(经纬度)。
    • • 关键要素:
      • • 椭球体参数: 长半轴、短半轴(或扁率)。
      • • 定位: 椭球体中心相对于地球质心的位置(平移)。
      • • 定向: 椭球体的短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关系,以及起始子午面的定义。
    • • 常见例子:
      • • WGS84: 全球定位系统(GPS)使用的基准,也是当前最广泛使用的全球基准。
      • • CGCS2000: 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法定的国家大地基准。
      • • 北京54、西安80: 中国曾使用过的大地基准。
    • • 简单理解: 大地基准决定了地图上经纬度网格是如何画出来的,是定义“东西南北”位置(平面位置)的数学基础。
  2. 2. 高程基准
    • • 是什么? 定义**海拔高度(高程)**起算面的参考系统。它规定了“零高度”在哪里。
    • • 为什么需要? 测量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低(即海拔高度)。这是描述地形起伏、进行工程建设、防洪排涝等的基础。
    • • 关键要素:
      • • 高程起算面: 通常是大地水准面或其近似。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与平均海平面重合并延伸到陆地内部的等位重力面。它是高程的天然基准。
      • • 水准原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会通过长期验潮站观测确定平均海平面,并在陆地上设立一个或多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原点),其高程值被精确测定并作为全国高程测量的起点。
    • • 常见例子:
      • • 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中国当前法定的国家高程基准,以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验潮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平面为起算基准,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米。
      • • 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中国曾使用的高程基准。
    • • 简单理解: 高程基准决定了“高多少米”是从哪里开始算起的,是定义“高低”(垂直位置)的基准面(通常是平均海平面)。 例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这个高度是相对于国家高程基准起算面量测的。
  3. 3. 深度基准
    • • 是什么? 定义水体深度(特别是海图深度)起算面的参考系统。它规定了“零深度”在哪里。
    • • 为什么需要? 为了航海安全,海图上标注的水深必须保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水深大于等于海图标注水深。因此,深度基准面需要定得足够低(通常低于平均海平面),以确保船舶有足够的净空(水深+潮高)。
    • • 关键要素:
      • • 深度起算面: 通常是基于潮汐观测统计计算出的一个理论最低潮面。这个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被潮水淹没,或只在极低天文潮时才达到。
    • • 常见标准:
      • • 理论最低潮面: 中国海区采用的主要深度基准。
      • • 略最低低潮面: 日本等国家采用。
      • • 平均大潮低潮面: 欧洲一些国家曾采用。
      • • 最低天文潮面: 理论上的最低可能潮位。
    • • 简单理解: 深度基准是海图上标注“水深多少米”的起算面,这个面定得比平均海平面低很多,目的是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实际水深通常大于海图水深)。 它与高程基准的起算面(平均海平面)不是同一个面,通常要低好几米。
  4. 4. 重力基准
    • • 是什么? 定义绝对重力值(重力加速度)测量起算点的参考系统。它规定了重力测量的标准参考值。
    • • 为什么需要? 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场对于大地测量(确定大地水准面形状)、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勘探(寻找矿藏密度异常)、惯性导航(需要精确的重力数据修正)等领域至关重要。需要一个统一、精确的基准点来标定重力仪和传递重力值。
    • • 关键要素:
      • • 绝对重力基准点: 通过高精度的绝对重力仪(如FG5, A10)直接测量得到的、具有最高精度的重力加速度值(通常以伽或毫伽为单位)的点位。这个点的重力值被视为该基准下的“真值”。
      • • 重力基准网: 由一系列高精度绝对重力点和相对重力点组成的网络,用于将基准点的重力值传递到更广的区域。
    • • 作用:
      • • 标定相对重力仪。
      • • 统一全国或全球的重力测量成果。
      • • 为研究地球重力场及其变化提供基础。
    • • 简单理解: 重力基准是测量地球引力大小的“原点”或“标准砝码”,确保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仪器测量的重力值能精确比较和统一。

总结与联系:

  • • 大地基准: 定义地球的几何形状模型(椭球体)及其与地球质心、自转轴的关系,是**平面坐标(经纬度)**的基础。
  • • 高程基准: 定义“零高度”的位置(通常是平均海平面/大地水准面),是**海拔高度(正高/正常高)**的基础。
  • • 深度基准: 定义海图“零深度”的位置(通常是理论最低潮面),是海图水深的基础。注意:它与高程基准的零面不同!
  • • 重力基准: 定义重力加速度测量的标准参考值,是重力测量的基础。它为精确确定大地水准面(与高程基准紧密相关)和研究地球动力学提供关键数据。
  • • 联系: 这四者是构建完整空间位置信息(3D坐标+重力场)不可或缺的支柱。
    • • 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共同定义了点的三维空间位置(纬度λ, 经度φ, 海拔高H)。
    • • 深度基准是三维位置在水深测量中的特定应用(用于安全航行)。
    • • 重力基准为精确确定大地水准面(高程基准的理想物理基础)和地球形状提供了物理依据,也与大地椭球体的定义有关联。现代高精度大地测量(如卫星测高、重力场模型)需要综合运用所有这些基准信息。

选择和使用正确的基准对于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的基准可能不同,在数据处理和应用时需要进行精确的基准转换。

 DYY

所有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