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名称:**河流域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
2 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市**区**河流域,包括翠山景区,党川乡党川村、花庙村,**镇后川村,甘泉镇双玉兰堂景区以及峡门村。
3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 项目建设单位:****新城**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5 项目区基本情况及建设理由
**市**区位于**市及甘肃省东南部,全区总面积3452km²,是传统的农业县,也是传统的商贸业发展大县,工业经济总量较小,是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贫困发生率为23.8%,比当时全国平均水平8.5%高出许多。
近年来,随着当地持续高效的扶贫开发建设,**区贫困人口数量已大幅度减少,生产与生活条件得到相当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收入来源单一狭窄等多种原因,脱贫扶贫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为深入推进**区扶贫脱贫工作,规划在十三五(2016—2020)期间,以加强薄弱环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要目标,继续实施“五大扶贫工程”,争取到2018年实现全域贫困人口脱贫。
因此,**市**区政府因地制宜,利用**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依据**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挖掘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以及寺院多达84处,自然风景点12处。计划通过开发和发展**区**河流域,辐射带动**区4个乡镇,9个行政村,2164户11246人,其中可带动贫困户8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41人,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作用。
6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6.1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建设翠山景区、党川小镇一期、后川二期、九华山渔乐园、峡门风情小镇和甘泉镇双玉兰堂景观。
6.2 项目建设内容
1.翠山景区
(1)建设翠山国家级标准化山地自行车赛道,长度为5km;
(2)建设30km的观赛步道;
(3)进行刘家堡5km道路硬化;
(4) 配套建设体检室、更衣室、厕所、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5) 观景台、步道及“**新城”宣传字体的制作及亮化;
(6) 景观绿化、道路画线、旅游标识、安全标识牌等工程;
(7) 新建景观门5处,景观节点12处;
(8) 新建观景平台及停车场12处。
2.党川小镇一期
(1) 建设党川村景观河堤及生态停车场;
(2) 建设花庙村景观河堤及水面景观;
(3) 建设燕子关人行步道;
(4) 改造保护王家大院民俗馆、华佗寺。
3.后川二期
(1) 打造明清仿古一条街;
(2) 修建朱家祠堂1处;
(3) 拓宽村内主道路,长715m,宽5m,提升改造道路两边农户47户;
(4) 打造文化活动广场1处;
(5) 修建水上儿童乐园1处;
(6) 改造旧磨坊1处;
(7) 新修村口处停车场1000m²;
(8) 打造后川南山山体亮化工程1处;
(9) 修建排污设施400m;
(10) 打造景观河堤360m;
(11) 建设月心湖4个;
(12) 修建民俗博物馆1个;
(13) 吸纳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组建一支以夜秧歌、皮影戏为内容的民俗演艺团队1支;
(14) 修建植物园驯化场至仙人崖石莲谷道路10km;
(15) 修建石莲谷至沙滩景观步道2.5km。
4.九华山渔乐园
(1) 建设标准化垂钓比赛池4个;
(2) 建设水上乐园及旅游接待中心;
(3) 建设生态停车场。
5.峡门风情小镇
(1) 该区域内景观绿化、亮化、道路铺装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2) 建设休闲广场、民俗广场。
6.甘泉镇双玉兰堂景观对双玉兰堂进行景观提升改造。
(1) 建设3间草堂;
(2) 建设药铺2间,储存从药圃采摘回来的、经过晾晒的药草;
(3) 建设1座赞公土室,参考西枝村的土室修建,大一点的窑洞;
(4) 建设1座陇月轩,选址在草堂和赞公院子的水池边上;
(5) 建设1块纪念碑,设置在双玉兰树前面较远处,位于中轴线上;
(6) 建设碑廊,从前院东侧一直延伸到内院,约43.6m,左右开间2.8m,净尺寸2.5m,柱间距3m,方便廊内石碑安放,并在碑廊上雕刻诗歌或碑拓;
(7) 维护修缮双玉兰堂;
(8) 栽植2株双玉兰树,并进行周边场地硬化;
(9) 进行前院与后院的铺装;
(10) 在后院药圃边上修建一段游廊;
(11) 在内院修建1座水池,并建设1座沙鸥雕塑。
7 建设工期: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确定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项目建设工期表
表1-1
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 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8537.4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12215.12万元,项目其他费用为4949.22万元,预备费为1373.14万元。
8.2 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18537.48万元,资金来源为单位自筹以及贷款资金。其中,贷款金额为1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5.5%;单位自筹资金为4537.48万元,占总投资的24.5%。
9 编制依据
⑴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⑵《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
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9月;
⑷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
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⑺《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⑼《**市**区**河流域综合开发(2012-2022年)》;
⑽《**市**河流域旅游综合开发战略策划》;
⑾《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⑿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0 研究的范围
⑴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
⑵ 对项目建设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论证;
⑶ 对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⑷ 对项目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⑸ 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意见,环境保护方案按照环保部门批复意见实施;
⑹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⑺ 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
⑻ 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1 结论
(1)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经营旅游资源,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中明确要求,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旅游扶贫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契合贫困的确实际,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2)本项目已列入**区脱贫攻坚规划和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本)》鼓励类旅游业的范畴,即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信息服务。项目实施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大力发展旅游业精神要求,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河流域,区域交通条件便利,交通优势明显。陇海铁路、310/316国道及五条省道干线四通八达。G30兰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火车站成为始发站,开通了“**山号”、“伏羲号”、“敦煌号”旅游专列;**机场开通民航;天平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即将上马,通车后**到西安将少于5h,游客向西延伸成为现实。这些交通优势都将为项目的开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完善**市**区**河流域的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河流域的旅游业,为推动**区乃至**市的旅游业做出重大贡献。有效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问题,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项目建设期和项目运营期劳动力全部从当地的贫困人口中选择,实现以工代赈,增加其收入,加速当地贫困人口脱贫速度。
综上所述,本项目设计合理,布局人性化,结构安全可靠,实施计划科学。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带动**河流域乃至**市**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该项目可辐射带动**区4个乡镇,9个行政村,2164户11246人,其中可带动贫困户8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41人,增加其收入,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作用。
因此,本次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2 建议
⑴ 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尽早落实工程款项到位情况,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
⑵ 建议及早做好外部环境的协调工作,确保项目如期进行。
⑶ 合理、科学地做好施工现场设计和工期安排。
⑷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合同管理,保证建设内容的功能完善和质量安全。
ZZY